听众朋友,作为一家“农”字头银行,天津农商银行的前身——天津农村合作银行近年来涉农贷款量占到了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量的40%以上,天津农商银行行长白平表示,银行正式开业后,仍将保持天津新农村建设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服务新“三农”不放松。请听天津经济广播记者刘长虹的报道:
(以下为工作站:《支农0625》——时代1,快检C0625)
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成立于2005年6月30号,在当时的揭牌庆典仪式上,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曾要求农合行开业后要积极服务“三农”。
(出录音:继续坚持“立足社区,面向农民,服务‘三农’”的经营方针,搞好经营管理。要特别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为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五年来,天津农合行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天津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白平介绍说:
(出录音:3511:我们的涉农贷款达到237亿元,在天津市所有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中,我们能占到近百分之五十。)
针对本市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农村信用环境缺失的局面,银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于2000年开始推行后来被誉为“天津模式”的信用共同体建设,通过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的贷款难题,有力地支持了本市蓟县山区农户发展家庭旅游,以及其他区县农民发展蔬菜、苗木、水产品、畜禽、果品等种植、养殖业,实现了农民、政府、银行三方满意的共赢局面。
白平行长告诉记者,即将正式开业的天津农商银行仍然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而且,与时俱进,要服务新“三农”。
(出录音:35040037:随着天津城镇化的进程,严格地说,天津的“三农”成分在下降,我们把我们的定位也微调一下,现在提出来的口号叫服务新“三农”,就是新的农村建设、新的农业和新的农民。比如,解决农村基本建设问题,解决它的煤水电气、城镇化,使农民住进楼房里;再有,农村的重点支持设施农业;新“三农”还有一部分是农民,我们叫他转型农民,有一部分变成城市居民,有一部分在区县工业园区中变成产业工人,还有的经商,成为工商业主,我们要为这些转型农民去服务。)
同时,在成功支持本市宝坻区“三辣”企业带动周边农民种植葱、蒜和辣椒等“三辣”产品以及北辰区乳制品加工企业带动周边农民养殖奶牛的“公司+农户”的成功贷款模式,今后,天津农商银行将向这方面更加倾斜,用资金这个纽带,把公司和农户紧密连在一起,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户致富,推动本市涉农区县在农业产业上形成区域化、规模化。
(出录音:35050140:我们想在很多地方推广这个,比如,宝坻的宝迪和宁河的南京雨润,我们都在跟它谈这个事,它建屠宰场,完全是在国外引进的屠宰设备,一年可以屠宰几百万头猪,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它到哪去拿那么多猪呢,我们就想跟它建立战略合作,我们鼓励农户去养猪,可以养上上万头猪。加工厂可以提供饲料、提供种猪、提供防疫,然后我收购你的猪。企业满足了原料,农民就养,我给农民贷款,他去养猪,我也可以给企业贷款,这样一个现代化养猪产业链就循环起来了。包括种菜、养鱼等都行,我们管它叫“公司+农户”,这实际上是“三赢”,企业赢了、农户赢了、银行也赢了。)
此外,白平行长表示,天津农商银行也将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兼顾城市市场和大客户,利用城市市场的收益反哺农村市场,利用大客户的收益反哺“三农”。